11月1日,农历闰九月初九,罗定素龙街道凤阳村在该村古榕树下开设歌台,举行凤阳村泷州歌吟唱会,邀请郁南连滩歌伯、歌妹同台献唱,重现泷州歌墟,传承文化唱响和谐新生活。云浮市南江文化研究中心邓辉和罗志敏参加了此次活动。 当前,罗定泷州歌已经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而且已经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逐渐失传消失。为使泷州歌后继有人,凤阳村今年88岁的陈鸿茂老人可谓不遗余力,到场献唱了《四季歌》、《月圆动相思》、《养子方知父母恩》等曲目。他在介绍凤阳村的泷州歌历史文化的时候表示,凤阳村自古以来都是泷州歌之乡,泷州歌的元老、唱歌状元、唱歌评歌学士大部分都是凤阳村的人。 活动现场歌声悠扬、气氛热烈,榕树旁还摆卖土特产和免费小吃,极具民俗韵味的歌声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聆听,十数名山歌好手纷纷上台一展歌喉,特别是山歌对唱比拼环节更是精彩。悦耳动听的山歌不仅蕴含了古朴醇厚的民俗韵味,还极富时代意义,抒发了人们对党和政府、对新生活的热爱,生动反映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变化,唱出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此次活动为山歌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也为我市南江文化研究中心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提供了机会,有利于研究中心进一步整理泷州歌资料,发扬民间传统山歌。 据了解,泷州歌墟自清代同治年间开始,每逢正月十五、五月初五、八月十五、九月初九等民间节日,各地著名的泷州歌手云集羊塘头(现素龙街道凤阳村)古榕周围,吟咏唱和,羊塘头及邻近村庄万人空巷,而榕树周围还有摆卖土特产和美味小吃数十档,生意兴隆,形成歌墟,前来观赏有诗为证:“荷塘古榕凤阳乡,泷州歌妹齐登场,那管身前身后事,满村听唱稻花香”。 在此次活动中,中心成员邓辉还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禾楼舞第四代传承人傅志坤先生进行了亲切交流,进一步了解在南江跳禾楼习俗中,禾楼歌调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